1)第1293章 皇家内卷(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赵瑾一脸严肃的样子,赵宁问道:“那你认为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孩儿听老师提过,大相公主张将安抚使常制,每三路到四路,设置一名安抚使官职,当各路政官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由安抚使出面协调,下达各路,上传京师。”

  “那你认为如何?”

  “孩儿认为可行,而且务必尽快实施。”

  “为何要尽快实施?”

  “国朝领土日渐扩大,地方事务繁琐万千,应该立刻强化对地方事务的管制,而安抚使常制则是最有效的手段。”

  安抚使是隋朝开始设立的,到了唐朝,日渐频繁。

  不过安抚使不是一个常态化职位。

  一般地方临时出现叛乱或者灾荒,朝廷就会从中枢大臣中挑选一位能力出众的人,派到指定的地方去暂时统管一切事务,将朝廷的意志力传达落实下去。

  一旦问题解决或者缓和,这个安抚使就必须回来,交出权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例如前年,虞允文就担任过安抚使,巡查各地民间借贷问题。

  等他回来后,就回归到本职职位。

  而所谓常态化,就是专门设置安抚使这个职位,不再是临时解决问题的钦差。

  这与明朝中后期的常态化巡抚、总督是一个意思。

  赵宁问道:“按察使常制,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管控,这是好事,但弊端呢?”

  “并无弊端,按察使不掌军权。”

  “那你的疑惑在何处?”

  “孩儿的疑惑正在于,朝廷为何不早日常制安抚使。”

  “你觉得为何朝廷不早日常制?”

  “孩儿不知。”

  “你先带着这个疑惑,去读书,去学习,我这里有这个问题的好几个答案,但是告诉你,反而会限制住你的思考方式,对你来说,自己去思考清楚问题的过程,比直接得到答案,要宝贵一百倍。”

  赵瑾虽然不知道赵宁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但他还是很听话地说道:“多谢爹爹,我会去寻找答案的。”

  赵宁很耐心地跟赵瑾说道:“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比我们日常看到的要复杂很多,答案永远只是流于表面,是人们的总结之辞,它不能帮助你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想要了解,你必须亲身去经历,亲自去寻找,否则,那永远是别人的总结之辞。”

  “孩儿谨记爹爹的教诲。”

  一边的钱槿姝笑道:“三哥儿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孩子。”

  赵瑾总是透露出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当同龄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已经收敛起天真烂漫的笑容,开始思考大人们的事情了。

  赵宁看着他,看见他瘦弱的身影,坐在烛光下,显得很是单薄。

  “来,来爹爹这里坐。”

  赵瑾走过去,坐在赵宁旁边,他的身姿端直,目光柔和,与一边的四皇子赵瑜那明亮而充满朝气的眼神,形成了全然不同的气质。

  看着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