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_旺夫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骨眼哭就奇了怪。陈氏抱着小儿子走出去看热闹,一看,还真是。她伸长脖子喊了一声,问弟妹哭啥呢?到底有什么想不开?

  不问还好,哪怕后面也会知道至少还能晚点。

  这一问差点把自己逼疯了。

  听说他们让人忽悠着贱卖了宝贝,两家一起亏了得有二百多两,陈氏差点没抱稳怀里的小儿子。回过神来也是催,催男人家找人去,找不到就上衙门告!卫二郎抱着头蹲在一旁,过会儿才说,你情我愿的买卖,现在那摞书已经是他的,闹上衙门也要不回来了。

  “怎么要不回来,那是四品大官送给咱们的,衙门还能站他那边?”陈氏说着还找了急,她回头找到一脸茫然的春生,让他把他爹找回来,“你不去算了,让大郎去,平常听你说这说那要紧时候就不顶事了,二百多两,他坑了咱们二百多两不要回来?”

  穿长衫那个说二三百两也有人要,那是随口说的。

  实际上这玩意儿没法估价,看得上的天价也会买,卫家兄弟是亏了,亏了多少真不好说。

  这动静瞒不了人,别说他们自个儿就会咒骂买书那人,哪怕他们藏着掖着,被气走那个穿长衫的也会帮忙宣扬。那人回到镇上之后和许多同窗好友说了,说那事儿竟然不是谣传,四年前的二榜进士如今的右通政大人卫成的心得注解千里迢迢从京城送回来,才几天,就已经让他两个哥哥贱卖了。他哥挺得意的,亲口说那一摞旧书卖了足足八十两。

  “足足”二字震惊了诸位同窗。

  半晌才有人痛心疾首说:“乡下人不识货!不识货啊!”

  “这和识不识货有什么相干?料想卫大人送书回来是存着帮扶之心,不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价值而后感恩戴德。好赖是千里迢迢送回来的,哪怕一片鹅毛也该妥善收好,莫说是书。不识货就能卖?又不是穷困潦倒到不卖就要饿死人,有谁会拿他人赠礼转手换钱?要我说,这种人卖亏了是活该,他不知道价值还好,给他知道不得存着借此发财的心思自个儿誊录一遍再转手卖出个天价来?”

  “说来也是,只不过可惜了……要是没卖出去花点钱总能借来一观。多看看,下届没准就考上了。”

  乡下农户不懂,这些读书人才明白大儒做的经文注解有多珍贵。

  虽然说四书五经学堂都教,很多夫子根本讲不明白。想就知道,他要是本事很大怎么会屈尊在学堂?真能耐的都当官去了,考不上去的才会办私塾。早先卫成能青云直上不是夫子教得好,是他自个儿通透,会琢磨。像他这种人能有几个?

  对读书人来说,自悟很难,跟人学就容易。

  为什么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能一代胜过一代?

  人家每代有出息的都留下心得注解,有了传承,后生晚辈要学起来就容易。而这些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