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寒衣学堂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宁回到南平府后,李昌盛立即以寒衣社的名义,宴请杜宁到酒楼里面小聚。

  第一,是为杜宁接风洗尘。

  第二,庆祝杜宁金榜题名中了桉首。

  杜宁不好推辞,便去与大家喝了几杯。

  玉林县发生的事情,也传到了南平府里,所以李昌盛也知道了自己堂弟那边的事情。

  针对玉林县的事情,大家聊了很多。

  有人痛斥玉林县的杰英社太过分了,原本只是文名上的意气之争,竟然用文斗来解决,简直枉为读书人。

  有人嘲讽严路与严军心胸狭隘,不过是被人碎了文宫就自尽,败尽了读书人的骨气。

  也有人为杜宁心有余季,如果不是杜宁才气强大,恐怕杜宁现在就得躺在李昌铭的家中回不来。

  所幸杜宁平安无事,这对寒衣社学子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消息。

  “杜公子今后有何打算?是前往苏州文院学习,还是暂且在南平府积累文名?苏州文院的叶先生可是很希望你能够早点去那里的。”

  李昌盛突然关心起了杜宁的将来,杜宁已经中了桉首有功名在身,就算是去衙门里任职,也可以当一个小吏,不敢说锦衣玉食,也总能过个生活。

  将来条件好些了,也能够娶个媳妇。

  但杜宁现在还很年轻,这么快就走上仕途的话,以后学习的时间也就少了。

  所以李昌盛更希望杜宁去苏州文院,那里有很多先生都是大儒,一个个博学多才,远胜过府文院。

  记得东方雄说过,倘若杜宁前往苏州文院的话,叶惊鸿会替杜宁向国学宫申请助学金。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杜公子还犹豫什么?有这么好的机会去苏州文院可要好好把握才行,如果经济上有什么困难的话尽管开口,我们寒衣社每个人出点钱,别说是苏州文院,就算是京城国学宫,我们砸锅卖铁也能把你送过去。”

  “对!只要杜公子一句话,银两方面不是问题。”

  “你是寒门贵子,咱们寒衣社可还要靠你给大家争光呢!”

  寒衣社学子们的话,让杜宁很是感动,心里暖暖的。

  李昌盛又道:“上次国学宫收录你的《竹石》给了你一千两的银票,你应该没有花光吧?好好省吃俭用,在苏州立足应该不难,我们大家也会尽可能帮助你。”

  杜宁说道:“我何尝不想去苏州文院?可苏州是一个大城,那里的开销实在太大,想要在苏州立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苏州文院的叶惊鸿先生可以为我申请助学金,但我更想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即便我能够暂时依靠别人的帮助,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那样的人情我也还不起,所以我打算靠自己去谋生,等我有了足够的收入,再去苏州文院不迟。”

  “这么说来,你并不打算接受叶先生为你申请助学金?”李昌盛问道。

  杜宁轻轻点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