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王佐之才_三国之谍行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台下的曹操听完了许劭的点评,微微点头,脸上露出微笑,似乎是对这个评语非常满意。

  “谢先生点评,这十字评语,正是操平生所愿。”曹操恭敬地向着台上的许劭施礼道谢。

  听到台下的曹操的回应,许劭的脸色微变,但随即平静,微微点头,摆手示意曹操可以退下。

  韩涛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上流传的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是这样得来。

  许劭分析的有几分道理,曹操以韩信为榜样,赞颂他为千古第一将,内心中其实也是对其的遭遇有所不平。

  早期的曹操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对汉室也就越来越轻视。

  从某种角度来看,曹操和韩信的人生轨迹略有相同,也是凭借一己之力横扫寰宇。

  只是曹操在有生之年没有篡位称帝,留住了“汉臣”的名声。

  这和今日许劭最后点评提醒是否有关,或许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许靖此时拿起了另一份答卷,开始了念诵:“颍川荀氏,荀彧荀文若答卷。”

  听到荀彧的名字,韩涛瞬间瞪大了眼睛,关注着那个走出队列,来到高台前听候点评的那个年约二十的年轻人。

  在评论诗词字画的时候,他一直留意着来参加月旦评的其他人的名字,想看看是否还有其他东汉末年的名仕来参与。

  但可惜直到点评完毕,除了曹操和袁术,再没有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韩涛甚至还在暗自庆幸,这次没有什么太强的对手,自己获得好评的几率增加了很多。

  可没想到,在现场作答的这个环节,却出现了一个极强的对手。

  熟悉三国历史的韩涛,对荀彧那是如雷贯耳,那是被称作王佐之才的一代名仕。

  毫不夸张地说,曹操能够成为一方雄主,荀彧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荀彧的出现,让韩涛有些意外,但他却丝毫没有慌乱,能够战胜强手获得好评,会使他名声的含金量更高。

  颍川荀氏也是汉末的名门,能够通过这次月旦评和荀家人结识,对未来发展也是大有好处。

  韩涛镇定下来,认真地聆听许靖对荀彧的点评。

  颍川荀氏的名声在外,听到荀家人的名号,台下的众多名仕也都提起了精神,等待着许靖对荀彧的点评。

  许靖开始念诵荀彧的文章:“古今第一名相张良张子房。”

  “虽系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闻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

  “功高至极,却激流勇退谓之知机,明哲保身,方留千古英名!”

  韩涛听了荀彧的文章,内心也是连连赞叹。

  不愧是王佐之才,寥寥几句,就将建立汉朝的名相张良的一生功绩讲述清楚,且将内心对于张良的敬仰全部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