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宋濂【求追读】_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凶名传天下,狠辣震应天的小侯爷,还真在这里等老朽?”

  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看着亭子里坐着观望长江的青年,甚感意外。

  他叫宋濂,是位大儒,曾受朱重八礼遇,聘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可以说,他是一位对太子影响深厚的老师。

  因为他的教导,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成功培养了浓厚的儒学气息。

  但也正是因为太子儒学气息太重,朱重八对此很是不满。

  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不是骗人的吗?

  统治者拿来骗骗被统治者,刷刷好感,提提名声,还能有助于统治。

  但这种东西,黎民百姓可以信,达官显贵也可以信,唯独皇帝不能信。

  可朱标这个未来的皇帝,怎么还信以为真了?

  “小侯爷已经死了,老先生认错人了,我只是一介普通人。”

  赵城起身相迎,做足了晚辈礼,至于小侯爷的身份,那自然是不能承认的。

  不说南雄侯赵庸已经造反,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单是他赵城这几个月的作为,就不可能承认。

  “你就不怕老夫设伏?”

  宋濂一步上前,直勾勾地盯着赵城。

  他见过赵城,虽然眼前这个人与记忆中的不一样,但那双眼眸,终究逃不出他老人家的法眼。

  只是,这赵城威震整个大明,是朝廷的特级通缉犯,为此大明还牺牲了数千人。

  这等威名,实在恐怖!

  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赵城之名,但有点权势的人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呵,老先生已身在泥潭,为何还要做无谓之举?”

  赵城轻笑,他对宋濂也有所了解,当年还学过他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呢!

  这宋濂,也是一位注定名传青史的存在,一部《元史》就足以让他为后世所知。

  此外,他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老人家,各种家……

  既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又是“浙东四先生”之一,被朱重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但可惜,他如大多数功臣一样,都不得善终。

  一位告老还乡的功臣,终究还是因为胡狱案受到莫须有的罪名牵连。

  若不是马皇后和太子极力相救,早就被十六大帝杀了。

  据史书记载,宋濂因长孙宋慎被流放茂州,途中病逝于夔州。

  如今看来,这宋老先生虽已七十多的高龄,但身子骨还挺硬朗,所谓病逝,赵城是不信的。

  宋濂在大明的地位太高,影响力太强,几乎是当世读书人的扛把子。

  朱重八抄了宋家,怎么可能让宋濂这样一位士大夫领袖人物活着?

  他必杀宋慎,这是注定的!

  为了减轻各方的压力,重八大帝还免去了枷刑,让其自行前往流放地。

  这不,宋濂哪像一个被流放的人?

  简直就是,公费西南游!

  “深陷泥潭又何妨?有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