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4章 势如破竹与席卷江山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来势汹汹的河北叛军,朝廷手忙脚乱之下可为手足无措,但还是勉强下了三道军令。

  第一道军令,命西域经略大使王忠嗣,立刻带兵回转关中,并有权从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四镇兵马中选调勤王之军,统一管理。各边镇务必配合,否则以谋逆论处。

  第二道军令,任命崔乾佑为两京兵马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屯兵洛阳,以潼关为核心布防,节制关中及洛阳地区所有军队。

  名头虽然很唬人,但其实也没多少人,不过是给了个募兵的权力罢了,边军主力基本上都在西边没有回转。

  第三道军令,任命方重勇为朔方、河东、幽州、范阳四镇节度使,领兵从河东回防关中,以蒲州为核心布防,务必死保防线不失。

  这种就属于是担心方重勇也跟着谋反,直接让他“遥领”河北二镇,给的好处不可谓不大。

  但就是暂时拿不到,只能看不能吃!

  不是不给甜枣,而是甜枣还在河北,你凭本事自己去取吧。

  此外,朝廷还放开了募兵之权,允许地方州县自行招募团结兵自保,免得被叛军几百人规模的部队,随便攻城就能拿下。

  不得不说,朝廷的这些军令,从长远说,确实效果可能很大,甚至彻底改变大唐的政治军事格局。

  但从短期上看,效果不大。真正能够短时间内奏效的,不过是让崔乾佑与方重勇各带一支主力军团,守好关中的门户而已。

  在基哥心中,甚至连洛阳都打算放弃了。

  可是,叛军的推进速度,还是大大超乎了朝廷的想象,特别是在河北这边的推进速度。

  河北有几处地方非常要害,乃是朝廷收集河北粮秣,转运到长安的关键节点。

  沧州长芦产盐,刘晏改革后,这里的海盐不仅供给河北所有地方,而且还通过运河运到洛阳贩卖,换成绢帛后输入关中。

  德州安陵、贝州清河、魏州元城、冀州信都,都是朝廷囤积粮秣之地。所有从河北搜刮上来的粮秣,都要囤积于此,然后通过运河转运到长安。

  特别是贝州清河,号称“天下北库”,粮草与其他各种生活必须品堆积如山。

  皇甫惟明为筹集军资而不劫掠河北地方,派出手下悍将李归仁,从幽州出发,不直接南下,而是沿着运河永济渠南下,接连攻克沧州、德州、贝州、魏州,饮马黄河,兵临相州。

  各州抵抗可谓是微乎其微,当地官员或降或逃,甚至还有人给叛军引路。

  河北重镇邺城便在相州,向西走滏口陉,可达太原城,向南便是黄河咽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得运河之财,军资不缺,皇甫惟明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对朝廷积怨已久河北百姓踊跃参军,都盼着将来能杀入长安大肆劫掠!

  各地官府皆开城迎叛军入城,甚至连官袍都没换,就地任职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