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后知而后觉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重勇带着不到一万人马,从云州南下到朔州,收拢了大同军数千人。

  接着又南下岚州,又收拢了岢岚军数千人,总兵力两万人。

  制作好干粮准备开拔,但接下来要去哪里,众人却产生了重大分歧。

  包括封常清、田承嗣在内的将领,都强烈要求方重勇南下吕梁,进一步控制绛州、蒲州,守住河东进入关中的道路。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一旦前方顶不住了,大军进入关中,控制长安。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带着基哥跑路凉州,跟皇甫惟明讨价还价。

  事若不谐割地自守,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若是前方战局大好,他们也可以走轵关攻河内,从河内进击河北。争抢战功也不落于人。

  此为进可攻,退可守的两全之计。

  而方重勇则坚持要带兵前往太原,打一场太原保卫战。

  他的理由也异常简单:他们这支精兵若是不去太原,光天兵军那点人,是打不过皇甫惟明的,太原城也必然守不住。

  太原若是丢了,关中东北面防线坍塌,到时候长安必定会面临巨大威胁。李渊当年便是自太原起兵入的关中,有这个例子在,谁还能不把太原当回事?

  方重勇态度异常坚决,众将见劝说无果,只好听他的命令,冒着巨大的风险,打算先走“汾水谷道”到阳曲,再从阳曲到太原。

  汾水谷道,顾名思义,两侧为高山,中间是汾水,两岸平地很窄,这种地形非常容易被人两头一堵给包饺子。

  好在一路无惊无险,叛军并未抵达此地布防。方重勇一行在河谷中一字长蛇排开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阳曲西面最后一道关隘:

  天门关!

  这座关隘,也是跟潼关一样,并不仅仅是在两山之间修一座城墙就完事。而是一条长达三十里,地形十分险峻的谷道。

  “走栈道吧。”

  方重勇面色疲惫的用疾风幻影刀,指着不远处半山腰的木制栈道说道。

  众将迷惑不解,明明山谷平坦开阔,为何不走山谷呢?

  “节帅,走栈道虽然快点,然而一旦中伏,我等想跑都跑不掉了,不若走山谷。山谷宽敞,又时不时有巨石可为掩护,不惧伏击。”

  何昌期对方重勇建议道。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众将都害怕叛军在此地埋伏,三十里长的山道,如同吃人的魔窟一般,多少军队被伏击,都不够填坑的。

  山谷就够坑了,怎能走栈道?

  “昔日隋杨广为晋王时,来这里避暑。便在峡谷东壁的峭崖上凿山架木,修了一条栈道,这才形成了如今天梯石栈方钩连的局面。

  你们要相信,这条栈道是广神优选。信广神没错的。”

  方重勇摆了摆手,很是自信的说道。

  只是无论他怎么劝说,麾下众将也是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往前走了。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天边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