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吕云遇敌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兵之前林哲就预计到镇江是快硬骨头,不是可以轻yì拿下的,所以他几乎把所有能够带上的大口径火炮都给带上了,镇江城外一共有将近四十门的十二磅火炮,除此之外还有十多门二十四磅、三十二磅的臼炮,甚至还有两门六十四磅的超大口径的臼炮。

  除了陆军的火炮外,海军方面也是抽调了大量的战舰参与对镇江的炮击,而海军的基本是清一色的重炮,参加炮击的多是二十四磅甚至三十二磅等口径的加农炮,此外还有四十八磅,六十四磅等口径的臼炮。

  论起火力来说,海军发挥出来的火力是要远远超过陆军火力的!

  诸多火炮发射的炮弹以榴弹炮和榴散弹为主,由于太平军频繁使用战壕战术,导zhì中华军攻城的时候对榴弹和榴散弹的越来越依赖,为了更好的发挥榴弹和榴散弹的威力,林哲可是对林德机qì厂投入巨资,让他们改进炮弹的质量。

  尤其是引信的改进更是重中之重,1854年大量使用的木制引信虽然被认为技术简单,可靠实用,但是实战表xiàn依旧无法让军方将领满意,所以这两年林德机qì厂又是大力研发,也试过考虑碰撞引信,但是发现在滑膛炮上使用几乎不可能保证让炮弹的引信正面撞击地面。

  后来林德机qì厂那边则是回到延时引信的路子,不过放弃木制引信而是采用金属引信,新的金属延时引信在可靠性和便捷性大大超过以往的木制引信。

  引信作为爆破类型炮弹的重要组成,该部件的性能提升就大大提高了滑膛炮发射榴弹和榴散弹的可靠性。

  哑弹和早爆,迟爆的情况大大减少。

  这可以从镇江城墙以及战壕上空陆续腾起的白烟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都是在敌军上头准确爆炸的榴散弹。

  此外还有敌军阵地上频繁掀起的烟尘也可以看得出来,那些都是落地后准时起爆的榴弹。

  这几年,投入巨资的林德机qì厂如果说在什么领域所有创新的话,那无疑是在炮弹领域了。

  林德机qì厂在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中国发展兵工业,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有着军方的扶持,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该厂的发展依旧是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机qì设备甚至零部件都需要进口,所有的技术人员也都是清一色外聘的洋人。

  这种情况一直到现在才略有改观,林德机qì厂内部的机械厂利用进口的设备,已经可以初步维修进口的那些机qì设备,也可以制造一些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零部件,技术人员也通guò这几年的大力培养,培养出了部分的初等技术人员。

  不过高等技术人员,尤其是负责某个项目的高级工程师,依旧是清一色的洋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才几年功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