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零章 我为大明立过功,我为孔庙流过血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信的确赶时间。

  喂饱了已经食髓知味的方汀兰之后他紧接着又只好翻墙回京城,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一早进宫。

  然后整整一天没再出皇宫。

  至于他送到锦衣卫的那四个刺客据说都咬舌自尽了,然后骆思恭很遗憾地告诉他,这些刺客应该都是闻香教的人,专门来找他报仇的。至于那支大追风枪还在追查,不排除哪个地方官军里面有他们的同党,这闻香教真是无孔不入,这倒也不算奇怪。

  总之……

  总之就这样了。

  杨同知对此表示理解,自己为国杀贼仇敌比较多,遇刺什么的没什么奇怪。

  反正那四人就这么死了。

  不过这一天里杨信倒是得到了辽东之战的奖励。

  方阁老按照辽东经略熊廷弼报上的数字,再次给了他一万两赏格,而阵斩扈尔汉的赏格也是一万两,总之内阁给他批了两万两赏格,至于开原总兵部下士兵斩获的,这个与杨信没什么关系。实际上这时候建奴赏格已经很高,都已经涨到五十两了,虽然这种记功制度很落后,但却正好便宜了杨信这种人,成了他到现在为止最主要生计来源。

  缺钱了就出去杀一波。

  这样看来野猪皮对他还是很有价值的。

  而这份票拟在司礼监也顺利变成了盖印的圣旨,送到兵科之后实际控制兵科的右给事中杨涟也没有任何的异议,然后这份圣旨由通政司送到兵部。

  杨信就可以直接去兵部领银子了。

  总之,这是平静的一天。

  一切都很平静。

  皇宫里依然在准备着确定于六日举行的登基大典,方阁老依然在内阁维持着帝国的运转,皇宫外面老百姓按部就班的生活。

  各处衙门里继续勾心斗角。

  最多也就是有些日常小事,比如说御史弹劾方从哲和李可灼,御史要求追查崔文升,御史上奏认为李选侍没资格住乾清宫,总之都是这类小事。御史嘛,哪天不弹劾一下方从哲他们都会浑身不自在的,方阁老自己都习惯了,而欺负皇宫里的女人也是他们基本操作,毕竟宫里那些女人不能出来骂他们,再说反正所有奏折都会留中的。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有人跑到登闻鼓院击鼓鸣冤。

  控诉杨信在天津杀人及侵占民田。

  这也是小事。

  毕竟左光斗都已经弹劾他八回,既然巡按直隶屯田的监察御史连续弹劾八回都没用,去敲登闻鼓又能如何?过去俩皇帝都没管,如今换上他半个学生的新君当然更不会管。

  总之……

  这一天就这样毫无波澜的过去。

  但谁也不知道,一场真正席卷大明政坛的暴风雨已经来临。

  而这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很快新的一天到来。

  “杨同知!”

  承天门前,守卫的军官向杨信拱手说道。

  杨同知如今可是炙手可热。

  和新君半师半友的特殊关系,让他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