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四零章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信的目的还是给他的南方荡寇军寻找一个根据地而凤阳那地方还是可以的……

  那里的确穷一点。

  但那里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控制江淮的战略要地对江南拥有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

  临淮关浮桥是淮河上唯一的桥梁。

  直通清流关的大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国道。

  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以民兵为依靠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军基本上就具备了对长江下游沿线所有城市的快速干涉能力至于穷的问题更好解决正好在那里推广新作物。

  当然杨信目的并不只有这些。

  “改革卫所?”

  天启疑惑地说道。

  “是的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其实是好的只是后来被搞坏了但好在这个制度还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改革也就是统统按照我之前在无锡搞的把卫所军户民兵化取消他们在军籍下的所有限制然后把原本他们耕种的那些官田按照三四成地租租给他们。

  原本军户是上交一半给卫所。

  但问题是在军籍体系下这些粮食都成了养肥那些世袭将领的。

  而同样在军籍体系下军户必须服从这些将领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后者的事实上农奴。

  既然这样咱们就推倒重来。

  先把凤阳做一个试点我从山里招募的那些棚民荡寇军在处理完无锡的事情之后就暂时没用了但也不能把他们解散这些人真得很好用臣的意思是继续招募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凤阳就像天津的一样垦荒。但对外不要说是去改革卫所的就是单纯给他们一个安置点凤阳一带的荒地太多那里最适合他们垦荒种田。

  这样凤阳各卫的将领们不会反对甚至为了巴结臣还会配合。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扎根。

  接着臣再去改革凤阳各卫那时候那些将领想反对也没用了。”

  杨信说道。

  “准这些人一切都照天津的荡寇军开垦出的荒地也算兄长的左右这次我也该给兄长封赏。”

  天启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两人迅速抛开政务开始继续研究科学。

  准确说是杨信给皇帝陛下解决这段时间遇到的疑惑尤其是设计中的皇极殿钢筋水泥化问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技术难度本身他俩计划的只是用钢筋水泥来替代那些成本夸张的楠木柱子。杨信根本就没想过在皇极殿使用钢筋水泥的房梁目前他又不能提供真正钢筋最多只能制造锻铁筋这种东西做柱子问题并不大但做横梁还是不太敢的。

  横梁依旧木制。

  只要能把那些楠木柱子替换三大殿造价直接下降一半。

  那些巨大的楠木是三大殿的主要成本这东西必须从南方的山林砍伐然后无数人力拖出来再沿着长江运河一站站送来每一根柱子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没有这些柱子三大殿本身花不了多少钱。

  锻铁筋加水泥足够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锻铁不是钢但无非也就是加粗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