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五零章 凌乱的世界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搞工商业吗?

  可是我想问一句,若每年再有十个苏州府的棉布产出,然后都投入到市场上,那么接下来会生什么?

  棉布廉价如木柴。

  你会看到那些卖不出布的纺织厂主拿棉布当柴烧。

  市场容纳能力有限。

  大明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早已经形成了平衡,每年苏松的纺织厂产出多少棉布,每年大明老百姓需要购买多少棉布,尽管没有人去算,但市场已经自动调整到了平衡。纺织厂增加了,棉布价格就会下跌,这时候就会有撑不住的退出,然后再一次回到平衡,同样买布的人增加了,棉布价格就会上涨,纺织厂主会增加织布机数量生产更多棉布。

  两百多年了,一切都由市场这只手在控制着。

  那么突然增加十倍呢?

  卖给谁?”

  杨信说道。

  “海外?”

  徐光启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这个世界上最多五万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在大明,剩下仅次于大明的是原本天竺一带,欧洲人称那里为印度,目前一堆乱七八糟国家,最大的莫卧儿帝国。这些所有国家加起来总人口大概过一万万,但绝大多数是赤贫,类似咱们的流民,命比牲畜还贱,而且和咱们的內6乡村一样,都在依靠手工纺纱织布,还是重要棉产区。

  就算我们的棉布更好,这片土地上有钱买我们棉布的人不会过一千万,事实上他们绝大多数人连本地产的布都不一定买得起。

  而这是唯一一块人口过一万万的土地。

  至于泰西。

  荷兰只有一百六十万人口。

  整个泰西加起来,估计也就是不到一万万,他们自己同样在试图用纺织业进入工业时代。

  剩下还有非洲。

  那里的人根本就不穿衣服。

  他们绝大多数还是蛮荒中,几乎与野兽无异。

  那么苏州府的棉布产量增加十倍后卖给谁?卖给赤贫的印度人,还是卖给拼命向外出口的泰西人?亦或根本不穿衣服的非洲?我们外面的确还有很多人口,但可惜,能有钱买衣服的人很少,还有根本不穿的,还有自己也在向外卖的。

  工商业?

  整个世界的棉布市场加起来,都不够养活十个苏州的。”

  杨信说道。

  真养不活。

  大英帝国需要用大炮轰开一个个市场的时候,整个英国总共只有几十万纺织工人,而目前的苏州有多少机户?整个苏州城几乎半个城市,苏州城的北和东两个城区,几乎可以说清一色的机户,保守估计过五十万人口依靠纺织业生活。

  他们的确不是大工业,不是蒸汽机和大型工厂。

  可他们有庞大的数量。

  而这仅仅是苏州城,整个苏州府就更多了,甚至仅仅盛泽一个镇就号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扩大十倍的结果是什么?

  经济危机。

  依靠出口?

  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在大明,剩下三分之二多半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