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_大明之五好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自成?”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

  此刻的他依然在雨花台上。

  这里的战事已经落幕,在张名振的近卫军投降后,剩下少数还在负隅顽抗的将领,也迅被倒戈的士兵淹没,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至于他们的具体的数量目前暂时还不知道。

  但应该不会少于六万。

  此前张名振部下真正的大同军总共是七万,至于剩下三万是这一带士绅拼凑的团练,这些并没有真正参加进攻……

  他们相当于辅兵。

  运输,制造工程器械,挖战壕这一类工作。

  真正用于进攻南京的,就是七万大同军,伤亡八千,倒戈接近五万,加上差不多一万倒戈的辅兵,总得算大同军逃走的仍旧差不多一万多,但旅一级整建制逃走的没有,基本上就是些将领带着亲兵之类突围。目前大同军已经总共扩充到十二个军,在南京城外是七个军,旅级以上将领都是世家大族子弟,营级属于宗族近支,只有哨级以下才是真正雇佣军性质。

  和团练一样。

  常胜军这些团练同样如此。

  只不过他们因为规模小,所以队一级才是,哨以上就必须有宗族背景。

  士绅们组建的军队,不可能真正雇佣军化,必须是宗族体系控制,他们又不可能用信仰凝聚,必然采取宗族凝聚,甚至各个军都是地域划分,这样世家大族的军官带着一帮类似家丁的,主要由宗族组成的亲兵,通常都是最精锐骑兵,然后控制真正打仗的地方募兵。

  大的世家高级将领,小的世家中级将领,地方上佃户农奴当炮灰,打起仗来上令下行,当兵的不听话家里租的好地就没了。

  真正遇到危险了将领在亲兵保护下赶紧跑路……

  和过去明军没什么区别。

  这个制度如果不是遇上杨信这种玩大杀器的,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效的,毕竟宗族加乡里这个体系远比单纯的募兵团结。

  不是士绅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

  在前线大规模倒戈开始,并且迅蔓延开之后,那些头脑清醒的将领就知道无力回天,紧接着就弃军而逃,只有那些还试图挽回败局的反而陷入其中,在倒戈士兵的围殴中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最终这场大战为杨信增加了包括五万经过莫里斯式训练的正规军,一万也能打仗但缺少正规训练的辅兵,加上他目前在南京的,他仅仅在这里,就已经拥有了十二万可战之兵。而无锡还有一万多荡寇军,昭义市还有五万忠勇军,也就是说他已经手握十八万大军,如果他愿意,还可以迅扩充到二十万,只要这十八万大军渡过长江,把凤阳那些接过来就行。

  二十万大军啊!

  虽然现在还没完成整合,但基础已经打牢。

  全都是莫里斯体系。

  火枪轮射,长矛阵,甚至骑兵还优于莫里斯体系,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