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平安道大剿匪(完)_从卫所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是小康家庭,起码也是有屋又有田,活得不算快活却也能吃饱喝足。

  然而倭寇兵犯朝鲜,皇帝调遣大军援朝,庞大的军费开支自然要摊在百姓身上。

  江南富裕,要承担不少,虽说士绅们脑袋机灵、总能想出手段明里暗里地抗税,但你一介草民只能老实点,乖乖交钱。

  那江南的底层百姓們有钱吗?

  隆庆开关以后,海外民间贸易不断发展,茶、丝的出口量急剧扩大。

  巨大的利益下,百姓们不再种植谷物,转为桑树棉花,随着人口的增长,本地粮无法满足需求,出现了“县不产米,仰食四方”的局面。

  从外地购粮的价格自然不低,因此百姓们靠着养桑等事赚到的小钱,不得以又被用以补贴上涨的粮价。

  而战事频发,海盗猖獗又导致了贸易的不稳定,田中所得久久堆积在百姓家中……

  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南方土地兼并越发厉害。

  “小人爹娘死后,便将家中的十几亩田都卖予张财主,靠着换来的盘缠乘船出海,立志闯出一番天地,哪知在登州附近遇上海盗……”

  苏和地语气原先只是哽咽,现在已是泣不成声……

  听完他的话,赵安也是一阵唏嘘。

  所谓的“江南民富”中的这个“民”不包含底层民众。

  “你有何要事禀报?”

  苏和抹净眼泪。

  “禀大人,小的前几日曾在后山断崖上见过海东青!”

  原来要事便是这,赵安有些不以为意。

  然而转念一想,这海东青也算是奇珍异兽,眼前之人以此为要事也算情有可原。

  “你可会捕鹰?”

  “小人在平安道呆了十五年,见识过鹰把式捉鹰、熬鹰。”

  “若是你能捉只鹰回来,我便饶你不死。”

  苏和大喜,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宋家寨被屠之后,官军一改之前的凶残,对于余下几寨的手段变得温和,不再赶尽杀绝。

  因此,官军回营之际,除了数不清的缴获以外还有大批俘虏。

  俘虏交给朝鲜王处置,也算给他面子,当然这缴获肯定也要送他些。

  归营后,便是盛大的庆功宴,全营将士都有赏钱,出征士卒更是以战功重赏。

  官员们更是大赚一笔,此刻正聚在铁山城内声色犬马。

  “经此一战,我们都是生死弟兄,干!”

  赵安高举酒杯,对众人喊道。

  剿匪所得已经瓜分完毕,他从不吝于同他人分享利益。

  同时也是传递信号:只要有我赵某人一口吃的,就绝对少不了你们的!

  ——————————————

  “小人伊东义益(北侧一雄),见过将军。”

  赵安眼前是两名穿着胴丸甲的倭国武士,其为募集的一百余名倭兵的临时头领。

  看着两人短小的身材,赵安顿感轻蔑。

  令人费解的是,当初正是这几十个矮子居然能一路跑到南京城下。

  见赵安打量着自己,两人非常紧张。

  对于明人,他们还是比较畏惧的,毕竟他们的祖父辈、父辈可被打得落花流水。

  没有太多废话,赵安开门见山。

  “你二人可愿效忠于我?”

  两人怎会扔下饭碗,赶忙诉起忠心。

  随后便开始宣誓仪式。

  “到了地方,我会赐给你们田地、酒肉,但你们必须约束好部下,没有我的命令,不得离营,更不得擅自下山!我会派人看管!”

  “嗨伊!”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赵安抚摸着胡须。

  不得不承认,这帮货一根筋起来是真不怕死。

  只是自己要不要搞个什么特攻队,让这帮炮灰揣着震天雷去刺杀鞑子贝勒?

  过了些日子,民间又有传言,说一帮强盗重新占据狄逾岭匪寨,不过官府却没当一回事。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