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节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哪位能工巧匠之手?”

  须裴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北方第一玉匠南晖的作品?”

  闻言,须裴摇了摇头。

  “苏杭派扛鼎人苏倧?”

  “也不是。”

  须裴继续摇头,见一群老爷子脸上的好奇之色浓郁了几分,吊人胃口的兴致更加高涨。

  “还猜什么猜,直接说!”

  杜瑞麟老先生眼睛一瞪,耿直的说道,他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瞎鼓捣了。

  “我看别猜了,急着呢,到底是谁。”

  另一位老先生也催促道。

  “等等,我好像猜到了是谁。”

  陆斟突然站起来。

  “先让我看看风雪夜归人这枚玉雕。”

  陆斟提出了一个要求,须裴将风雪夜归人小心翼翼的递到陆斟手里,陆斟摸了摸,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到这里,他就知道这位深藏不露的玉雕师是谁了。

  “大家请看,这枚玉雕运用的是平面减地法。”

  “所谓平面减地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我也看不懂的操作,达到我也说不明白的效果。”

  陆斟说得老脸通红,颇有羞愧之色。

  这个技法真的太难理解了,他自诩在玉雕上的天赋出众,可遇上秦淮所运用的玉雕技术,也是一脸茫然。

  “你们认真摸一摸,其实这块玉佩上的一切线条,都在一个平面,只是这些线条的神奇组合,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哎!刚才竟然都没注意!”

  老先生们传递玉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惊诧得不行。

  竟然真的全是平面线条,而且有些线条之间的间隔只有㎜,已然达到了手工的极限!

  直到此刻,林迢和另三位玉雕大师也幡然醒悟。

  “我们也知道这枚雕刻这枚玉佩的大师是谁了。”

  三位玉雕师异口同声的说道。

  “到底是谁?”

  几位老先生被吊足了胃口。

  “到底是谁啊?神神秘秘的。”

  须景也有些着急了,连带着后面的须寅清、林栎、后面的宾客也一并干着急。

  四位玉雕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了看秦淮,才一并开口:

  “那位玉雕大师,就是秦核舟。”

  “什么?”

  一时间,秦淮身上投来无数疑惑的目光。

  “秦老弟不是核雕宗师嘛,怎么会雕玉呢。”

  阎老先生第一个笑了起来。

  他不信。

  秦淮明明是玩核雕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能在核雕上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建树就已经殊为不易。

  再去玩玉雕?

  还玩出林老弟和陆老弟都自愧不如的境界?

  不信。

  其余老先生也面露浓浓的狐疑。

  完全不信。

  中华的每一项技艺,都注定要花一生的时间来打磨雕琢,才可能达到顶尖。

  如阎老先生,浸淫核雕一生。

  如陆老先生,八岁开始品鉴玉雕图录,十三岁开始练习玉雕,几十年如一日。

  再如杜瑞麟老先生,也是耗尽一生。

  没有哪一门技艺,是可以走捷径的。

  而且,玉雕与核雕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会不会是搞错了?”

  有人弱弱的问道。

  面对这么多老爷子斩钉截铁的质疑,连须裴都懵了。

  这枚玉雕,真是秦淮亲手雕的?

  仔细分析一下,完全不可能吧?从核雕到玉雕,跨越的幅度真的太大了!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