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平和忽必烈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将来北地平稳之后,朕要给将军授勋。”

  一番赞赏说的速哈察身躯猛颤,激动不已,只会一个劲的跪地叩首,恨不得当场把心剖出来让朱允炆看看他对皇帝、对大明的忠贞赤诚。

  又在城外逗留寒暄片刻,朱允炆便转身打算返回驾辂,不过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朱允炆没有唤朱棣或者宋晟,而是点了北平左布政使徐玉和的名字上车,令后者兴奋的差点当场脑溢血。

  为什么让徐玉和上车,当然因为他是地方主官,朱允炆要找他来好好了解一下北平。

  北平,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城啊。

  这是朱允炆这辈子第一次来到这座后世首都,跟模糊记忆中的北京完全不沾边。他曾经的老领导来北京党校学习的时候,他来过几次,这座城市给他留下的印象便是‘讲究不少,规矩不小’,除了这些之外,便是糟糕透顶的交通环境。

  毕竟动不动就要封路。

  嗯,他朱允炆现在进城也封路了,还是十几万军队大张旗鼓的封。

  北平作为金元两朝首都,仍然荒凉的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便是它建城的主要价值,便是为了打仗。

  当年太祖北伐,徐常两位大将军光复北平,宣布这座河北第一重城结束近五百年异族统治重回汉人之手,而后至今朝朱允炆巡视北平的三十余年中,北平作为汉蒙交战前线第一大城,承担了一座军事重镇的责任,城中满满的军事物资、粮食、火药等物。

  阖城上下充满了萧瑟和肃杀之气。

  历史上,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先后三次迁民实北京,先是江南数万的富户地主,后是数十万各省百姓,这才使得北京渐渐有了作为王朝首都应该的繁荣气质。

  而这个时间的北平城,更像是一座雄师云集的兵镇。

  “赫赫京都千百年,钟灵毓秀萃龙渊。”

  朱允炆叹了口气,钟灵毓秀这四个字看来北平眼下是配不上了,倒是这萃龙渊不虚,毕竟养出了朱棣这条真龙不是。

  他还想迁都北京呢,现在实地考察一番,如果想要迁过来,要做的工程量恐怕不小。

  “卿是北平当地人?”

  徐玉和一直老老实实端坐,眼神就没敢离开自己的靴子,听到朱允炆开口,头又垂下三分,毕恭毕敬的回道。

  “劳陛下挂心,臣是北平大兴人。”

  这算是老北京了吧,朱允炆细细一想,也听不出后世那辨识度挺高的北京腔,倒是更像河北口音。

  “跟朕介绍一下这北平城吧。”

  朱允炆撩开车帘看向外面,除了两侧低矮的房舍之外,便是一股子难言的萧瑟。

  “是。”

  作为从洪武二十八年就履职左布政使的坐地虎,徐玉和对这北平上下很是熟悉,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包括风土地貌、丁口田亩、民族混居等各个方面都说的极其详尽,让朱允炆不住颔首,对他的

  请收藏:https://m.ob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